父犧牲長子命留班 爭次子世襲入名校 (明報) 11月 21日 星期二 05:05AM
【明報專訊】家長愛子心切,為子女爭入名校,有人更無所不用其極。小一入學自行分配學位昨日公布結果,有家長為求次子與幼子順利入讀傳統名校喇沙小學,上學年向校方要求讓即將升中的長子留班 讀小六,令弟弟可利用「世襲」制度進入名校。校方斥家長的想法一廂情願,斷然拒絕。教育心理學家直言,家長迷信名校不擇手段,會立下壞先例。
報讀明年小一的4.6萬名學生之中,半數(約2.4萬)昨日取得學位,其中1萬人因按照現行的「世襲制」(父母為舊生、兄姊在校或父母於校內工作),成功入讀兄姊入讀的小學。喇沙小學今年競爭仍激烈,平均8人爭取一個學位。96個供自行分配的學位,40個已被「世襲」佔用。
不覺不公平 「大家都要犧牲啦!」
育有3子的余先生昨日攜同太太及幼子到校查閱結果,反覆查看錄取名單,發現沒有次子名字後,一臉失望。他表示,長子剛於喇沙小學畢業,今年9月升讀喇沙書院中一。他知道若長子在小學就讀,兩個弟弟定成「必收生」,於是要求大兒子留班,但遭校方拒絕。他鍾情喇沙小學,93年特意遷入九龍塘,為長子安排入學。他不覺得要求長子留班是不公平,並淡然說:「大家都要犧牲的啦!」
他又說,特首曾蔭權鼓勵「生3個」,希望政府協助育有3名兒女的家長,替子女安排升學。
喇沙拒絕 校長:行為一廂情願
另一邊廂,長女未能於第一階段獲女校瑪利諾修院學校學位的陳太,不願為幼子鋪路,未有要求女兒入讀男女校。她說:「女兒還女兒,兒子還兒子,沒理由為兒子放棄女兒。」
喇沙小學校長鮑陳慧兒表示,只會容許跟不上進度的學生留班,若得知家長為求學位而一廂情願要孩子留班,決不會答應。她嘆息說:「二人都是獨立個體,不應該這樣做!」
學者斥「教壞細路」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家校會委員曾潔雯形容該家長「教壞細路」,「以前經濟環境差,家姐放棄學業到工廠打工,供養弟妹學業還可理解。現今為求弟弟入名校,要求哥哥犧牲前途及意願,是不可接受的」。她表示,家長為子女無所不用其極,子女看在眼裏,「難保會養成自我中心的性格,為求目的會不惜犧牲至愛親朋」。
心理學家:會損兄弟感情
津貼小學校長會主席蔡楷俊、資助小學校長會主席張志鴻均認同,理解家長苦心,但形容家長不智,會對子女構成陰影。蔡楷俊觀察所得,家長對名校趨之若鶩,不排除過往或將來會有類似情形。他認為,研究升小派位機制時,應檢討學位世襲問題。教育心理學家鄧澔明認為,擔心哥哥會為無法幫助弟弟而感自責、感挫敗;弟弟亦會因此怪責哥哥無法幫忙,甚至日後經常重提舊事,傷害感情。
如果我是那個哥哥,我一定會恨那個家很多年.就算真的留班成功,讓弟弟上那間小學也好,我一定會恨這個家.
我是那個弟弟的話,我可能會恨自己的哥哥很多年.但願在他懂事時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那麼白痴.
為了一己的私欲,讓自己的孩子在仇恨中長大.
實在太過份,也太短視.
有如此父母,真的替那對兄弟感到悲哀.
天下最差的父母,不是虐打子女.不能讓子女溫飽,而是自以為是的父母.
自以為對自己的子女好,拿著「我都係為你好」的大條道理.狠狠地用溺愛虐待自己的子女,將子女變成偏激,任性,自以為是的人或者將他訓練成一個只懂讀書的失敗者.
這些父母,實在不宜生育.
曾特首鼓勵人家生三個.讓本身有問題的香港人生出更多更有問題的下一代嗎?
家庭方面,我比很多人也幸運.
我父母從不吵鬧,父母都是很通情達理的人.
對我兩兄弟,都不是很大的偏心.
雖然家沒有錢,他們受教育不多.全家人都是煙民.
我爸媽沒有迫我讀書.
沒有對我作出什麼限制.
我家十年也沒有一次全家出街食飯.
好像從來就沒有去過郊外野餐.除了探親外從沒有一起出外.
我和我哥這一輩子第二次出街食飯.是我二十四歲時.(當時是我在街偶然碰見他)
雖然他們教出來的兒子也不是什麼成功人士.兩兄弟都沒有什麼出色的成就.
但他們是很成功的父母.
我也很幸運地,生於殖民地的香港.可以逃出母語教學的洗禮.
母語教學,是特區政府向共產黨政治獻媚的手段.
犧性了無數香港學生.
母語教學,和陶跑傑先生的「斬左手壯大右手」的理念相同.
我想問問各位做教師的od 朋友,你們的學生的中文水平.有提高嗎?我不知道.
但英文水平下降卻是鐵一般的事實.
以上的一對父母,就是因為喇沙小學英文好.
母語教學,根本連香港人也不信.讓香港人更千方百計想讓子女進英文中學.
如果我有幸有下一代,我一定不會讓他在香港讀書.
Tomorrow Never Knows
私人日語課程
.自學過日文,但只是學文法,無法活用?
.日語班進度太慢,想學快些?
.想考日能試,但沒有人解釋為什麼我的答案不正確?
.身處外國,需要一個會廣東話的人去教授?
如果你有以上煩惱,我可以幫到你。
首兩個月內如有不滿,可以半額退回學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