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這回事,
就是一步一步接近死亡的過程.
相逢這回事,
就是一步一步接近離別的過程.
我一個人,來到這個陌生的地方.
用異國的文字,
過著異國的生活,
慢慢的,習慣了異國的步伐,
習慣了寂寞的異國生活,
也習慣性了異國的思考方法.
但,始終也無法融入這個國度.
還是自己一個人,
一個人,去承受生活的痛苦.
還有無盡的寂寞.
但,當一個人去到只有這裡才有的沙灘,
吹著只有這裡才會吹的風.
看著只有這裡才有的藍天.
就會發現,其實自己的煩惱是多麼的微不足道.
吹著海風,聽著喜歡的音樂,撫平所受的創傷,
然後,再度被傷害,
然後又再被治療.
生活,大概就是不斷的受傷和復原的循環吧?
每一次循環,人們會更加接近死亡.
也會讓人變得更堅強.
沒有經歷這循環的人,
也就是沒有受傷或者沒有得到救贖的人,
他們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CEST LA VIE,
生活就是如此吧.
私人日語課程
.在日語學校學過日文,但很少機會練習會話?
.自學過日文,但只是學文法,無法活用?
.日語班進度太慢,想學快些?
.想考日能試,但沒有人解釋為什麼我的答案不正確?
.身處外國,需要一個會廣東話的人去教授?
如果你有以上煩惱,我可以幫到你。
首兩個月內如有不滿,可以半額退回學費。
.自學過日文,但只是學文法,無法活用?
.日語班進度太慢,想學快些?
.想考日能試,但沒有人解釋為什麼我的答案不正確?
.身處外國,需要一個會廣東話的人去教授?
如果你有以上煩惱,我可以幫到你。
首兩個月內如有不滿,可以半額退回學費。
讚 🙂
很悲觀的事實……
乜咁暗黑呀?
One only needs a bit of reasons not to die, two only need two bits of reasons not to separate.
巴金說:「活着的人死了,死了的人却活着。」
生きられるのに死んだ人がいる
死にたくないのに死んだ人がいる
生きているのに死んでる人 死んでる人がいる
byゆず「命果てるまで」
well…也有說每一個生日,代表距離死亡又近一步。
又呻……吟(閃)
謝^_^
生活本是如此,何來悲觀?
一點也不暗黑啊…
係呢個時候﹐又係織田信長上身﹐唱敦盛嘅好時機啦~~
絕對相信﹐你如果你係沙灘上唱敦盛﹐D日本仔會以為你痴線(笑)
恕小弟才疏學淺.不太懂…
死…真係唔係好明…
為什麼一連三個中英日文留言我也看不懂…
你們真奇怪…
不如文少你去唱下?
活着的人盲目因循死了的人的教誨,沒有自己的見解,所以精神上是死了;死了的人的言行及功業永遠影響着後世,所以精神上是活着。
是大丈夫的,便要做後者……
原來如此,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