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的日本語-闔家拎

大人的日本語-闔家拎

有證券公司用「闔家拎」來做宣傳。今天就教大家闔家拎的日文。

「闔」有包括的意思,日文可以用「ごと」,「みんな」、「全員」等等。

闔家拎的日文就是「家族ごと死ぬ」

另外,日文也有一個聽起來很優雅的字-心中(しんじゅう)心中。

是指「一起自殺」的意思,通常是指殉情。「無理心中」是指強迫對方和自己殉情。一家心中(いっかしんじゅう)就是指一家人一起自殺的意思。

但心裡面的「心中」是讀「しんちゅう」,要注意啊。

學好會話的注意事項

學好會話的注意事項

學了日文很久,但也總是擠不出一個字出來?很多學生,尤其是在一般民間日語學校的學生也有這個煩惱。但這也難怪,在課堂中又要教文法,又要做練習,除非是完全的會話班,否則大班教學根本沒有時間讓你練習。

要講出流利暢順的日語,只有一個方法,就是「練習」,沒捷徑。雖然說是沒有捷徑,但也可以有一些心得跟大家分享。

1.Fluency 遠比Accuracy重要

學任何語言,第一件事就是不要怕錯。很多初學者在講話的時候也很想講一句正確的句子。所以拚命在腦海想出到底那個字是什麼。
這個方法,作文可以,因為作文有很多時間讓你慢慢想。但會話不同,別忘記對方也是一個人,試想想如果和你講話的人一直在「Er⋯⋯」「Er⋯⋯」想走也來不及了,還會等你講完啊。
總之,無論什麼情況也好,千萬不要停下來。繼續會話是最優先。文法遠遠不及流暢重要。

「大阪へ行きました」

「そうですか。私は大阪へ行きません」(我不會去大阪)

如果你遇上一個外國人講這句,大家也該不會猜想你和大阪有什麼深仇大恨所以不會去,所以會猜想「他大概想講「沒有去過大阪」吧」,所以會補上一句:
「行ったことがありませんね」。文法錯了也不太要緊,人家會幫你去完成對話。不要因為擔心講錯話而停頓。

沒有人喜歡看到一個人在「Er⋯⋯Er⋯⋯」的,除非是你喜歡的人碰巧看到和你告白。

2.不要擔心「失禮」,沒有人會怪你的

很多人問我「這樣說會不會很沒禮貌?」 的確,日語是很著重「上下」「內外」的關係。但不用過於擔心用錯。
始終,人總會對外國人會比較客氣,好像那位叫做「激烈的海膽」的外國人,你會覺得他很搞笑,會覺得他很過份,亂用中文嗎?
只要語氣禮貌,別人就不會覺得你失禮。
不是說敬語等不重要,只是說不用過於擔心。最重要,還是語氣的運用。

3.千萬不要做翻譯機

另外一個學習外語的通病,就是經常嘗試想起一句中文,然後試圖把它完整翻譯成日文,但是中文和日文的構造根本就不相同,結果講成一堆怪東西。
講話時,不要先想起中文句子再翻譯。而是用你的懂的日文去說。

4. 慢慢來,比較快

很多人都以為講得一口流利的外語就是要講得快。但其實不是,一個語言講得好,最要讓對方明白你的意思。如果對方聽不懂你的話,結果你還是要重覆。
記著,放輕鬆,慢慢來。
人緊張的時候講話會變快,這是天性。所以要經常對自己講,慢慢來。
講得慢有個好處,就是可以讓自己有多時間去思考。
當然,不要慢得太誇張。

5.遇到不懂的字該怎麼辦?

如果真的不懂那些字的日文,怎麼辦?和人講話,如果你講錯了什麼,或者說了一些對方不懂的話,對方是會修正的。
遇到不懂的字,千萬不要嘗試把那個單字想出來,要想辦法去說明它。例如講一些關聯的描述它,如果不行講一些有關聯詞語,再不行就用英文。總之不要停。
如果你不給對方提示,就算對方想幫助你也無從著力。

6.多運用相槌
練好日文會話必須要練好相槌(あいづち),即是附和別人的說話。
這類的話沒有多大意義。但是在會話裡卻是一個很重要的潤滑劑。
あいづち有很多,以下幾個一定掌握:

「はい」 (表示你正在聽)
「そうですね」(附和對方)
「そうですか」(知道一些新的資訊)
「へえ」(表示驚訝)

差不多九成的說話都可以用這幾個字去回答了。想會話好,一定要懂あいづち

7.「會話」不是「朗讀」,要注意語氣。
我們往往是是靠語氣去收信息。句子大概可以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歎句和反問。
舉個例好了,「いいですよ」,到底是OK還是不OK ?純粹看語氣。
講錯字,小問題。但講話絕對不可以忘掉語氣。
尤其是語氣助詞「ね」、「よ」、「が」。要多加練習和注意。

以上幾點,頭四點是意識的問題,後三點是技巧的問題。

最好當然是找個願意指導你的人陪你練。(賣一下廣告,找我們這些老師吧)

不過就算找到老師上課,每個星期只練個多小時效果也是有限。重要是課堂以外的練習,怎練好?可以參考拙文

或者做Shadowing練習都是一個不錯的訓練。

總之最重要的是,時刻要有著「我正在學習日語」的意識

「角落」的日文是「かど」?「すみ」?

「角落」的日文是「かど」?「すみ」?

「かど」、「すみ」都是解「角落」。
兩者之間有什麼分別呢?

「かど」是從外看角落,「すみ」是從內看角落。如下圖:

圖中那可愛的生物日文叫「すみっコぐらし」,中文叫「角落生物」。是一班害羞和喜歡窩在角落的小動物。

如果它們叫「かどっコ」的話就要露宿街頭了啊!

「でも」、「しかし」的分別

「でも」、「しかし」的分別

でも、しかし、這兩個連接詞也有「但是」的意思,那麼有什麼分別呢?

就是「でも」的感覺比較弱。「しかし」的感覺比較強。

旅行したいです。でも、お金がありません。
我想去旅行,但我沒有錢啊⋯⋯(怎麼辦好呢?)

旅行したいです。しかし、お金がありません。
我想去旅行,但沒有錢。(怎可能去得了旅行?)

大家明白了分別嗎?

開業兩週年小感

開業兩週年小感

一年前我寫下的感想在此

不經不覺做了全職私人老師已經有兩年。

這兩年心態也有不少轉變。一開始每天都很擔心做全職教日文是否真的能否生活。到現在總算比較安定,不用擔心維持不了生計。(雖然也沒賺到多少)一切,也是命運安排。

兩年前的今日,我在觀塘工廈的一個小地方正式開始做全職日語老師的生涯。

↑最初是這樣子

↑後來再添置一些家具,還有鋪塌塌米。

當時的課室環境比較簡陋,沒有客,上到頂層要自己拉閘。沒有雪櫃不能帶便當,所以要外出食飯,有時因為沒時間所以只食幾條能量棒就當一餐。房間沒有飲用水供應,而且沒有位置放大型的支裝水,所以每日只能喝兩支水。因為課室太小沒有位置放檯所以只能坐地下⋯⋯後來雖然買了小型雪櫃和微波爐,可以叮飯。但是水的問題還是沒辦法解決。

因為我家住屯門,每日需花一個半小時去課室,那個人替我找了在太子的小劏房,讓我可以有多點休息的時間。後來生出了搬課室的念頭,那個人在一個月之內替我找到現在的課室。自己一個人的話,根本沒有那麼多時間去看課室。

現在的地方比以前大了,也可以放得下桌子,而且有公家雪櫃可以帶飯吃,和有蒸餾水供應。兩年前在Starbucks 開始上課的時候真的沒有想過可以去到這一步。

↑企鵝和蜥蜴公仔都是學生送的禮物。

後來發生了某些事,她也搬來劏房和我一起住,渡過了短暫的二人世界。而她也在這時答應了我的求婚。但劏房環境實在太差,所以決定搬回屯門,幸好她最後也接受了和我父母一起住。預計下年會結婚,所以現在要加倍努力。

出來創業做全職老師和學校的老師很不同,忙的時候會覺得很累,沒有學生的時候就會怕。其他人放假去玩的時候正是自己最忙的時候。但這是自己的選擇的路,回想一開始創業時擔心很多事情,但其實擔心也是無謂。只是向前行,最後也會一一渡過。現在也會以這種心情繼續走下去。

再一次,多謝支持這裡的每一位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