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人的日本語-呃蝦條
日文「呃蝦條」怎樣說呢?
有時候很難直譯,中文「騙財」,「騙色」等等本身就是無解。(你向人行騙,不是向一張紙幣行騙)「騙財」是「騙取財物」的省略。
「呃蝦條」日文可以譯成「女を騙して、セックスする」
最後,成功與否還是要看樣子了……
日文「呃蝦條」怎樣說呢?
有時候很難直譯,中文「騙財」,「騙色」等等本身就是無解。(你向人行騙,不是向一張紙幣行騙)「騙財」是「騙取財物」的省略。
「呃蝦條」日文可以譯成「女を騙して、セックスする」
最後,成功與否還是要看樣子了……
如果是我的學生,或者有看這個網頁的話,大家都應該知道我很喜歡這個公仔。(我的筆記有很多牠們的圖)有學生叫錯他們做「邊緣生物」,「暗角生物」,所以想簡單介紹一下牠們。
「すみっこぐらし」台灣叫「角落小夥伴」,香港沒正式譯名,通常叫角落生物。是屬於San-X公司的出品。同公司比較有名是鬆弛小熊。而蛋黃哥是Sanrio,不同公司(Sanrio和San-X就好像Marvel同DC的關係)
「すみ」是角落,漢字是「隅」(想知隅、角分別可以參考這裡)。顧名思義,角落是可以令牠們安心的地方。
介紹一下主要角色:
1.企鵝? (ぺんぎん?)(他的名字是要有「?」啊)
有學生說牠是小雞(因為我的筆記是黑白的)他真正身分是一隻河童(但他不知道)。不太肯定自己是不是一隻企鵝,所以經常看企鵝圖鑑,但都找不到綠色的企鵝。所以他沒有什麼自信。他很喜歡食青瓜,因為河童卷(かっぱ巻き)就是青瓜壽司。他喜歡讀書和聽音樂,又經常作弄其他的小夥伴。
眾多角落生物中,我就最中意他了!(所以送我企鵝的公仔準沒錯,我6 月 8 日生日啊!(笑))
最近藍色的(真)企鵝出場,日文是叫ぺんぎん(本物),他是一隻環遊世界的浪子。和白熊是好朋友。
2.白熊(しろくま)
有學生以為這是兔子。但根據設定集,原本真的打算設定成短耳朵的白兔。他是怕冷的北極熊。在北極遇見環遊世界的真企鵝(別問為什麼企鵝會去北極),真企鵝告訴他,南方有溫暖的小島,所以白熊離開北邊,結果在某個角落遇到大家。
他是眾多角落生物裡最認真的。喜歡乾淨,會主動打掃,如果弄髒角落他會很生氣。擅長烹飪,畫畫,喜歡喝茶同咖啡,經常和企鵝?爭角落。又經常作弄企鵝?。
他和身邊的包裹布是好朋友。去到那裡也會帶著他。
3.炸豬扒(とんかつ)
不要問我為什麼在動物當中會有一塊炸豬扒,也不要問為什麼炸豬扒會和北極熊同恐龍一樣高。他是一大塊炸豬扒中最尖端的部位,因為太肥膩所以被人食剩。身體99%是脂肪,只有鼻尖才是1%的肉。他身邊有一隻天婦羅的炸蝦尾(えびふらいのしっぽ),因為太硬沒有人吃,因為大家都是食剩的食物,所以他們是好朋友。他們兩個的夢想就是被吃掉。也很討厭別人食剩東西。
他們不可以泡水,雖然喜歡溫泉但不能去浸。有時會翻炸自己當作洗澡。
4.貓(ねこ)
一隻非常怕醜的貓。相當在意自己的體型。希望得到理想的體型。但和很多女生一樣,口裡說減肥,但總是吃吃吃。(官方沒有設定性別,不過她偶爾會穿裙子,所以當她是女生吧)
心地非常善良,會主動讓角落給其他朋友。
她和小草(ざっそう)是好朋友,小草是整個角落生物系列唯二正面的角色(另一個是上面的灰塵),夢想是開出花朵。
5.蜥蜴(とかげ)
一開始只有四隻主角,他是最後新加上去的。真正身份是一隻恐龍,因為怕被人知道真正身份會被人抓走,所以騙大家說自己是一隻蜥蜴(沒有人知道他的真正身分)。他的媽媽住在大海,經常想念媽媽。
他身邊的蝸牛朋友其實不是蝸牛,日文是(にせつむり),真正身分是鼻涕蟲。因為他一直響往真正的蝸牛所以找個殼來扮蝸牛。因為和恐龍一樣假裝的,所以他們非常要好。
蜥蜴和真正的蜥蜴朋友住在森林裡面,真正的蜥蜴不拘小節,所以一直也沒有留意他是假的。
小小夥伴(ミニっこ)
最初在設定角色的時候,除了角落小夥伴之外,還有他們的朋友小小夥伴(ミニっこ),他們的身型比角落小夥伴小一點,但後來加入不少新的角色,也好像忽略這個設定了。新角色有很多比較正面,樂觀的角色。
6.珍珠(たぴおか)
他們數量很多,沒有表情,是珍珠奶茶裡的珍珠,因為飲剩而留低。黑色的珍珠特別扭捏。
7.炸蝦尾(えびふらいのしっぽ)
(故事裡沒有提及到她的性別,但我覺得她是女的)
她是炸豬扒的好朋友。她和炸豬扒一樣,因為太硬而被剩下來。
雖然她是小小夥伴,但她的人氣已經和另外五位主角並駕齊驅。也有以其為主角的故事。
和炸豬扒形影不離,炸豬扒甚至放棄被吃的機會也要和她一起。
8.雜草(ざっそう)
他是一棵積極向上的小草。夢想是成為花束,他和貓是好朋友,在繪本的故事裏,缺水的他被貓所救起,並帶貓去角落。
9.裹布(ふろしき)
在白熊出生時已經在一起, 是白熊最重要的東西,時常把它帶在身邊。但白熊有時會用它來佔領角落。
他不會說話,也不會移動。
10.偽蝸牛(にせつむり)
他本來是一隻鼻涕蟲。借用了蝸牛的空殼扮成一隻蝸牛。他被蜥蜴發現了真正身份,因為大家也是有秘密的人,所以他們是好朋友。
有什麼事發生會馬上道歉。除了蝸牛的殻之外,他也會經常背着其他東西。
11.灰塵(ほこり)
他是房間裏的灰塵,他和小草是歡樂的二人組。
和粉圓一樣,數目有很多。也可以合體變成一個巨大的灰塵。
12.山(やま)
他是一個憧憬富士山的小山。在溫泉裡扮成富士山的樣子。
13.麻雀(すずめ)
他是炸豬扒的朋友,炸豬扒因為太肥膩沒有人吃。只有他會啄他的衣來吃。
14.貓頭鷹(ふくろう)
他是麻雀的好朋友,貓頭鷹是夜行性的動物,但為了見好朋友所以忍著睡意。聽說雙眼睜開時會帶來幸福啊。
15.幽靈
一直躲在屋頂上的幽靈。因為不想嚇到別人,所以總是靜悄悄的出場。在咖啡店裡工作。很喜歡打掃。
初出場的時侯很擔心會嚇到別人。但是誰也不怕他。非常膽小。
16.地鼠(もぐら)
從地底的角落走出來的生物,比較少登場。很喜歡紅色的鞋子,還會模仿其他角落生物。
17.企鵝(真正的)ぺんぎん(本物)
他是一隻真正的企鵝,經常去世界各地去旅行。有一天他到北方旅行的時候遇見了白熊,告訴白熊南方有溫暖的海洋。所以白熊就離開北方。
性格友善,和任何人也能做朋友。最初企鵝看到他心裏有一點妒忌。
但他們馬上成為好朋友。
之後還和企鵝?組成Pen Pen 雪糕屋
但是(真)企鵝之後又再出發去新的旅程了。
18.蜥蜴(真正的)
和蜥蜴一起住在森林。性格悠哉游哉不拘小節,所以一直也沒有發現蜥蜴是假的。
19.炸魚尾
在炸蝦尾的故事中登場,和炸蝦尾一樣,也是因為太硬而被剩下。但他很感謝自己能夠剩下來。性格很正面。
20.磨菇
因為他的菇傘太小,所以戴上其他的菇傘。偽蝸牛互相發現彼此的秘密,結果大家成為了好朋友。
21.角落神
傳說中五年一度出場的神,因為經過長年的修行所以身體能完全配進角落裡。
------------------------------
他們最吸引我的,除了因為可愛之外,還有獨特的故事和設定。
希望大家可以多點理解他們啊。
習う(習います)、勉強する(勉強します)、学ぶ(学びます)、中文也是解作「學」,三者有什麼分別呢?
1)学校で日本語を習う
2)学校で日本語を勉強する
3)学校で日本語を学ぶ
這三句也完全沒有問題。
但,如果將「学校」換成「図書館」呢?下面三句,正常會用那一句?
4)図書館で日本語を習う
5)図書館で日本語を勉強する
6)図書館で日本語を学ぶ
「習う」是「從他人身上學習」的意思。有兩個條件:
1.一定要有老師。
2.學任何東西也可以。
例)先生に日本語を習います。
例)友たちにメールの書きかたを習いました。
勉強這個字的源來是「勉め強いる」,本來確是有中文的「勉強」的意思。有三個意思:
1)經過學習、研究、訓練學到某種知識。
例)日本語を勉強します。
サッカーを勉強します。(不是不行,但感覺像是進專門學校去學習足球的知識,例如足球的經濟效益,背後的意義等等,或者認真鑽研技術)
如果是小朋友去サッカー教室學足球那種,可以講「サッカー教室に通う」
2)溫習
例)明日試験ですから、今日勉強しなければならない。
3)得到經驗。多數都會用名詞的方式去表示。
例)今日の試合、いい勉強になりました。
例)何もかも勉強だと思っています。
「学ぶ」基本上可以覆蓋「習う」「勉強する」的意思。上面的例子用「学ぶ」代替也可以。
但有些情況,不可以用「習う」「勉強する」代替。
1)透過某些經驗,自己體驗
例)仕事で日本語を学びました。
例)失敗から学ぶことが多い。
2)學到抽象的事情例如 「人生の意義」、「生き方」之類
例)過去の経験から責任感の大切さを学んだ。
最初的問題,你可以說出三者的差別嗎?
4)図書館で日本語を習う
5)図書館で日本語を勉強する
6)図書館で日本語を学ぶ
4)是指在圖書館上課。(不是不可以,加拿大的圖書館確是有教室可以上課的,但在香港應該很難)
5)在圖書館溫習。
6)感覺像是說「完全不靠老師,強調只靠在圖書館借來的東西去學習日語」。正常情況不會這樣說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學習日文,當然會遇上很多不懂的生字。該怎麼辦呢?
千萬不要用Google Translate!
Google Translate實在錯漏百出。而且日文比中文細分得多。
比如說べき、はず、中文也是「應該」,但意思上差天共地。
かど、すみ也是角落,但一個是在外面,一個在內面。
とうとう、やっと、ついに中文也是「終於」,但如果你說「おばあさんはやっと亡くなった。」別人會當你神經病。
如果有不懂的字,一定要查字典/ 問老師。
以前就會用厚重的字典,或者電子字典。(兩個我都有用過)但今時今日,我們都用手機Apps了。但有什麼Apps好用呢?
今日我就介紹一下我推介的Apps 給初學者。
附帶一提,它們大都是免費的。
1. Moji辞書
這是袓國出品的日中字典,相當不錯。
有中日文雙語解釋,有例句,如果字典找不到那個字的話,可以直接連去Yahoo等等搜尋其意思。還有單字發音。(雖然不太準確⋯⋯)相當適合初學者使用。
2. 漢字読み方検索 – 手書き漢字読み方検索辞典
學日語第二個麻煩的事,就是不知道漢字怎樣讀。
如果那個漢字和中文一樣的話也還可以用中文輸入法。但如果不能用中文打的話怎算?沒關係,用這個Apps可以查到漢字的讀法。
3.OJAD 日語發音字典
http://www.gavo.t.u-tokyo.ac.jp/ojad/
這是網頁版的字典,可以用來查高低音,也可以打一整句句子出來查詢。
可以參考之前本人寫的簡介。
4. 日本語辭典
去到一定程度,就需要用国語辞典了。(「国語」有母語的意思,日文「国語」當然是指日本語了。另外,作為教育課目,日本人學的就是「国語」,外國人學的就是「日本語」)
有關國語辭典,我另開新的一篇章-日語國語辞典
潮流興「斷捨離」 ,丟東西也變成了一門學問。最近也有一種新興的「清理家居專員」的職業。
最近因為要迎接未婚妻一起住。(教日文薪水太低,買不起樓,也租不起⋯⋯)。所以要清掉家中的雜物。今天特別想分享一些清理書本的心得。
首先,你的書大約可以分成四個種類:
1.看了,也不會再看的書
2.有需要拿出來參考的書。(如教科書等等)
3.看了,但希望有一天可以回味的書。
4.未看的書。
稍微整理一下,有那麼多的書。(這只是我看了的⋯⋯有大概140 多本)
1)處理不會再看的書
既然決定處理掉,就處理吧。那些書可以賣就賣,不可以賣就送出去。真的不行才它丟掉。
書本也有生命。把它賣出/轉贈,可以延續她的生命,也是一種功德。
A)賣
a) Apps/網站
賣掉舊物的話,Carousell 這個Apps 真的非常強大,什麼鬼都能賣出去。
但,書真的很難賣。
而且香港人實在很落後,傾向地鐵站交收(你的時間不值錢,但我的時間值啊!)又非常喜歡斤斤計較講價。交收遲到,飛機等等實在太多了。用這個Apps要有心理準備。
另外,Sparktake 這個Apps好像都不錯。雖然我沒有用過,但他很注重內容。所以我對它印象不錯。
b) 二手書店
日文書的話,我只知道這一間會回收二手日文書,銅鑼灣的寫樂堂。
老實講,不論Apps/二手書店,賣書所得金額都不是很高。如果怕麻煩,直接送去回收可能比較化算。
B)捐贈
捐贈書本可以參考以下網站:
2) 處理參考書
比如這本《手印療法》想留來參考,但書本身太大本。怎麼辦?
處理參考書,最好的方法是做成電子版。
我承認我有點龜毛,我絕對不能接受拍照或者真接用Scanner Scan 的書。(看到有些學校影印大家的日本語的練習派給學生,真的有點不自在)。為了做成美美的電子版本,所以我會把它切掉。
Step 1) 鍘掉書脊
曾經試過用刀徒手開書脊。但費時失事,效果又不太好。
後來我去一些較大的影印鋪叫他們幫手鍘掉書脊,大概$10一刀左右。
例如旺角中旅社附近有很多影印鋪,我都去那裡鍘書的。
Step 2)掃描
尺寸不過 30 cm 左右,還可以自動Scan雙面和文字認識功能。(文字認識不要有太大期望好了,基本上都可以接受),非常好用。
但每次最多只能Scan 十張,否則就會Jam紙/跳過某些頁。
所以先十張十張地分開再Scan是最有效率。
165 張紙,330 頁的書用一個小時就可以Scan完。掃描之後,可以分開章節做成PDF檔保存。
Step 3) 管理
我是使用Evernote作為檔案管理工具。
Evernote 很方便,我用電腦打的Notes,在手機,iPad等等馬上共享。
(免費版只能同步兩個裝罝,但手機和iPad都足夠應付。電腦可以用網頁版,也不難用)
免費版的話 1 份Notes 最大容量25mb , 每月可以上載60mb。
處理文章足夠有餘,但要處理電子書可能略嫌不足。
我用的是Plus版,月費23港元,一年$200 ,一個月可以上傳1GB的東西。其實很夠用。
除了PDF之外,也可以上載影片,音樂等等。別人要一堆書,CD等等。我只要一個iPad就夠。
自製的Power Point 都可以上傳。
3)處理希望有一天可以回味的書
算了吧!把它送/賣出去!你絕對不會再看的!
如果真的要留的話,最好把它放進收納箱,然後再放防潮珠。
4)處理未看的書
這是最讓人困惑的題目。
如果叫你「你還有很多書未看,先把未看的看完才買書吧」你就可以的乖乖聽話的話,這個世界就不會有那麼多問題。
這樣講是毫無用處的!
要減少買書/䀆快看完那些書。首先,要明確知道自己未看的書本數目。
根據SMART原則,任何目標必先要有這五個條件才能實行。
Specific 明確
Measurable 可以衡量
Attainable 可以實現
Relevant 和其他目標相關
Time-based 有時限性
掌握未看的書的數目,就是符合 Specific 和Measurable 這兩點。
我還有很多書未看,先把未看的看完才買書吧
我還有30本書未看,先把未看的看完才買書吧
第二句的效果是不是強大很多呢?
當你知道有這個明確的數目,一切就會變得清晰多了。所以必先要化成數字。
那麼,可以怎管理自己的書本呢?
這個叫My library 的Android的 App 很不錯,它可以管理中英,日文的書籍。
用Bar Code Scan 一下就可以登錄書的資料。(雖然也有一些沒有資料的,那就要人手輸入了)
也可以分開成「已讀」和「未讀」這樣就可以知道自己有多少書,還有幾多書未看。也可以減輕自己衝動買書的機會。
在整理途中你可能會發覺自己買錯書,或者看到中途就放棄的書,不要猶豫,捨棄掉吧。
書是有生命的。讓它們一直在書櫃,其實是非常殘忍。
把它們轉贈出去,可以讓他們重生,是對它們的慈悲。
希望以上的分享可以幫助大家。(我還有80本書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