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在地點之後的助詞

淺談在地點之後的助詞

すみません、あそこ(に/で)車を止めてください。該用「に」還是「で」呢?

很多學生也問我到底這是用「で」、還是用「に」。或者「在地點後面不是跟『で』嗎?」之類的問題。

這也難怪,因為「で」和「に」譯成中文也是「在」。

学校で勉強します。(我在學校讀書)

学校にいます。 (我在學校)

用中文去想,一定會亂。是要知道每個助詞有什麼意思

同一個助詞,可以有很多意思。

只是「」這個助詞,就有以下的意思,我只講《大家的日本語》有出過的例子:

1.使用的工具 (大家的日本語 第五課)

パス食堂へ行きます。
ご飯を食べます。

2.人數 (大家的日本語 第五課)

一人食事します。

3.動作發生的地點 (大家的日本語 第六課)

学校勉強します。

4.使用的語言(大家的日本語 第七課)

英語レポートを書きます。

4.範圍 (大家的日本語 第十二課)

日本料理の中すしが一番おいしいです。

5.接續 (大家的日本語 第十六課)

田中さんはきれい頭がいいです。

6.使用的金額,時間 (大家的日本語 第三十二課)

300万ドル家を建てます。

7.材料 (大家的日本語 第三十七課)

日本の家は木建てられます。

8.原因理由 (大家的日本語 第三十九課)

地震大勢の人が亡くなりました。

至於「」的用法,大概有這幾種:

1.動作發生的時間 (大家的日本語 第四課)

毎日8時起きます

2.行為動作對象(大家的日本語 第七課)

手紙を書きます。

3.存在的地點 (大家的日本語 第十課)

学校外国人の先生がいます。

4.行為的頻率 (大家的日本語 第十一課)

一回テニスをします。

5.動作的目的(大家的日本語 第十三課)

日本へ買い物行きます。

6.行為的目標地點 (大家的日本語 第十四課)

椅子座ります。
ここ電話番号を書いてください。

7.進入某地方 (大家的日本語 第十四課)

喫茶店入ります

8.變化的結果 (大家的日本語 第十七課)

今年30歳なります。

9.前往某地方,和「へ」差不多意思 ((大家的日本語 第二十八課)

学校行きます。

10.行為的評價,比較 (大家的日本語 第三十二課)

サッカーの試合でプラジルが日本勝ちました。

地點有關的「で」和「に」的分別是什麼?

「で」是在做出行為的地點,「に」是行為的目標地點,或者存在的地方。

如果是一些做不出的動作的動詞(如住みます、います、あります、泊まります),通常也不會在地點用「で」。
試看看這個例子: 

ここ(  )住所と名前を書いてください。

一般來講會用「に」,因為這是「在這個位置填寫資料」。

但「で」也並非錯誤,這就表示「在這個地方填寫資料」,不要離開這個地方的意思。

上面的例比較簡單,下面的例,「で」「に」兩個也可以,但感覺有點不同。

あそこ(  )車を止めてください。

「で」的意思是「在那邊做出停車的行為」感覺像是「停車」。很快就會再開走。
「に」的意思是「把車子放在那邊」感覺會像在「泊車」。

彼があそこ(  )眠っている。
用「で」就是睡在那邊。
用「に」的感覺,就是長眠於此了。
明白沒有?

和地點相關的「へ」「を」「で」「に」整理

米洗う      前(      )蛍が     二つ三つ

這是一個很有名的俳句(以五,七,五文字的形式寫的詩句),在(   )填上「に」「で」「を」「へ」四個助詞有不同的意思:

地方動詞加上 「に」:存在的地點,到達點
地方動詞加上 「で」:動作進行的地點
地方動詞加上 「を」:通過的地點
地方動詞加上 「へ」:移動的方向

米洗う前に蛍が一つ、二つ・・・・螢火蟲停在洗米的人的前面
米洗う前で蛍が一つ、二つ・・・・螢火蟲在洗米的人的前面飛舞
米洗う前を蛍が一つ、二つ・・・・螢火蟲經過洗米的人的前面
米洗う前へ蛍が一つ、二つ・・・・螢火蟲朝著洗米的人的前面飛來

整理四個助詞,概念圖如下:


最後,也是那一句,我並不鼓勵斬件式死背每一個助詞的意思,只希望可以加深大家的印象。

講來講去,也是要靠反覆練習才會有進步呢。

淺談「んです」的用法

淺談「んです」的用法

在大家的日本語第二十六課教了一個很重要的文型「普通形 + んです」。但很多學生也不懂得怎麼用。

其實「んです」的用法很多,在日語會話裡經常使用的一種文型。讓我來整理一下「んです」的用法。

一言以蔽之,就是「想你再說明一點」,「想你聽我說」的感覺。

1.疑問句

「んです」用在疑問句時,通常是針對一些看到的事情,希望對方再說明多些。

試比較以下兩句:

a)寒いですか。
b)寒いんですか。

a)句,是在白紙狀態的狀態問的。

b)句,是我看到對方在顫抖,穿很多衣服的時候,想再追問下去才會用。

相反,如果對方看起來好像沒有事的時候用就會變得很奇怪。

再舉個例:

a)昨日何をしましたか。
b)昨日何をしたんですか。

a)的話,單純問別人,你昨天做了什麼?

b) 的話,例如你見到她好像很累,和平常不一樣的狀態時才會這樣問。就像這般:

相反,如果對方看起來好像沒有事的時候問「昨日何をしたんですか。」就會變得很奇怪。

希望對方「再說明多一些」,尤其是對看來身體狀況不太好的人,或者別人遲到等等。

下面兩張圖,你會用那一句呢?

a)何を読んでいますか。
b)何を読んでいるんですか。

 

2.平敍文

A)強調「希望你聽下去」,或者「解釋原因」

如果在會話一開始聽到:

来週東京へ行くんです。

如果聽到這句的話,對方會覺得你接下來還會有什麼事情準備要說明吧。

B)希望別人可以理解,或者說明狀況:

好像這個手機遊戲,名稱叫パズルをするんです。

就是在說「我們在這裡做什麼呢?我們是在玩Puzzle啊」。

總之,陳述事實的文是不會用

C)用來回應對方尋求說明。解釋原因。

A:どうしたんですか。元気がありませんね。
B:頭が痛いんです。

3.帶出要求,問題等等

例如:

カレーライスを食べたいんですが、いい店を知っていますか。

通常這個用法後面會接著「が」去緩和語氣。

甚至,不說出要求也不可以,例如:

あたしのパソコンが壊れたんですが…

工具人的學長馬上就會幫學妹修電腦了。


總之,「んです」這個句型是在「希望對方可以聽」,「希望對方可以說明多些」,「希望對方幫我做事」等的時候才會使用。一般陳述事實,詢問是不會用的啊。

最後也是要多些實踐才可以掌握啊。

ダメもと

ダメもと

看完怪叔叔的新聞,除了發覺原來香港人為了八掛可以無所不用其極,花那麼多時間心思整理,去挖女方出軌的證據之外(其實是不是她的男朋友被搶才那麼恨那個港女老婆?),感覺到,現在的愛情很難長久。

沒有興趣管女方是不是偷食。只是覺得很可惜。更感歎這個時代,我們每個人,好像很容易變。小時候,鮮有聽聞離婚之事,十年前已經有長長久久$999離婚套餐賣了。

我完全沒有看過港女老婆的專頁,不知道她怎麼樣,但看怪叔叔的畫,可以感受到他對她太太的愛,他的畫沒有愛是畫不出來的。可能想像他很享受婚姻生活,可以想像到他怎麼盡全力去挽救。

但結果,也是變了。

雖然羅文已經唱「變幻原是永恆」,但也會有些感慨。

日本有一個詞語叫「ダメもと」,中文就是「去做一些明知很困難,失敗也不意外的事,只是希望可以成功。」 愛情,也是一件「ダメもと」的事。可以恆久固然好,但失敗也不是什麼稀奇事。不能勉強去希望恆久。也不可以因為無常而放棄維繫。

可能有一天,我和那個人不再相愛。可能我明天會忽然之間心血來潮將小弟弟切掉要做女人,可能那個人忽然之間想剃渡出家(她絕對做得出來)。不知道什麼時侯會變。

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好好感謝對方而已。就算終有一天真的要完結了,最少,也可以笑著結束。

日本的情人節,Godiva 竟然叫人不要送義理巧克力,到底為什麼?

日本的情人節,Godiva 竟然叫人不要送義理巧克力,到底為什麼?

就快2月14 日情人節了,男士們準備了沒有?(我沒有)

日本的情人節,女生會送巧克力給男生。簡單來講有幾種:

本命チョコ: 和字面解釋一樣,即是真命天子
友チョコ :和字面一樣,給朋友
義理チョコ:一般來講是給男性同事,作為感謝。

但GODIVA 日本登了一篇廣告,叫大家不買買義理巧克力。GODIVA為什麼會這樣做?

「バレンタインデーは嫌いだ、という女性がいます。その日が休日だと、内心ホッとするという女性がいます。なぜなら、義理チョコを誰にあげるかを考えたり、準備をしたりするのがあまりにもタイヘンだから、というのです。気を使う、お金も使う、でも自分からはやめづらい、それが毎年もどかしい、というのです。」

「それはこの国の女性たちをずっと見てきた私たちゴディバも、肌で感じてきたこと。もちろん本命はあっていいけど、義理チョコはなくてもいい。いや、この時代、ないほうがいい。そう思うに至ったのです。」

「そもそもバレンタインは、純粋に気持ちを伝える日。社内の人間関係を調整する日ではない。だから男性のみなさんから、とりわけそれぞれの会社トップから、彼女たちにまずひと言、言ってあげてください。『義理チョコ、ムリしないで』と」

有些女生討厭情人節。如果情人節當日不用上班的話,可能她們會鬆一口氣吧。因為要準備義理巧克力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要考慮該給誰,送什麼巧克力等等⋯⋯花費時間和金錢,但又一定要做。所以每年都很苦惱。

我們GODIVA一直很關心這個國家的女生,明白她們的苦處,當然本命巧克力是很好的事,但義理巧克力實在是不需要。不,在這個時代,義理巧克力消失會比較好。我們是這樣認為的。

情人節,原本是純粹表達心意的日子,並不是調整公司內關係。所以希望各位男性,尤其是高層人員,可以對女生說一句:「請不要勉強自己送義理巧克力。」


在日本最講究的是人際關係的圓滑,但要維持這個圓滑,確是很辛苦的一件事。GODIVA的貼心廣告很值得支持啊。

(但我現在還沒有準備好⋯⋯)

「香港」算是「国」嗎?

「香港」算是「国」嗎?

大家的日本語的第三課中,有一個比較尷尬的問題:

「お国はどちらですか。」(你的國家在那裡?)

相信香港人會想回答:「香港です。」但香港是一個國家嗎?香港不是只是中國的一部份嗎?真的要答「中国です」嗎?

到底可以回答「香港です。」嗎?

根據大辞林對「国」這個單字的解釋:

 

 

「国」這一個字有五個意思:

1)国家。国土。「日本のー」

2)(日本の)政府。「ーを相手どった訴訟」

3)ある一定の広がりを持った土地。「夢のー・北のー」

4)故郷・郷里。「おー・ーへ帰る」

5)昔、いくつかの郡をまとめた行政区画。「大和のー」

「国」也可以解為「地區」,如果有玩戰國的系列的遊戲的話,會看到「尾張国」、「美濃国」等等。

這個「国」是解「地區」。

另外,「国」也可以解作「故鄉」。所以理論上,我說自己的「国」是香港也沒有問題。甚至很嚴格來講「上海」也不是說不通。

但其實,以上兩個解釋現在也不常用,現在「国」一般解作「國家」。(日本人也沒有那麼好閒情為香港下定義)

除非遇上根正苗紅的藍絲,實際上你答「香港」,日本人也不會理會。根據我個人在日本的經驗,他們經常問我是不是台灣人,根本從來沒有人問「お国はどちらですか。」

總之,如果覺得自己是香港人,就放膽講「私は香港人です」(我是香港人)好了。